自然号 - 给广大网友解决创业的问题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正文
已解决

吴敬梓是哪个朝代(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简介)

来自网友提问 提问时间:2022-12-29 11:16:02 阅读次数:6

答案

本文吴敬梓是哪个朝代(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简介)内容都在下面,请亲们详细阅读,祝您开心!

吴敬梓生平简介

  吴敬梓,相信大人都听说过,但你知道他的生平事迹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吴敬梓生平简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吴敬梓生平简介 1

  (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叙》中盖有:“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清代小说家,汉族,安徽全椒人。吴敬梓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年,卒于高宗乾隆十九年,享年五十四岁(一生54年,在全椒23年,在赣榆10年,在南京21年)。幼即颖异,善记诵。稍长,补官学员。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雍正十三年(公元一七三五年),巡抚赵国辚举以应“博学鸿词”,不赴(参加了学院,抚院及督院地方考试,因病未赴廷试)。移家金陵,为文坛盟主。又集同志建先贤祠于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资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贫。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酒。后卒于客中。

  吴敬梓生平

  在吴敬梓的一生中,生活和思想都有极大的变化。生活上,他由富裕坠入贫困;思想上,对于功名富贵表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他生长在累代科甲的家族中,一生时间大半消磨在南京和扬州两地,官僚豪绅、膏粱子弟、举业中人、名士、清客,他是司空见惯了的。他在这些“上层人士”的生活中愤慨地看到官僚的徇私、豪绅的武断乡曲、膏粱子弟的平庸昏聩、举业中人的利欲熏心、名士的附庸风雅和清客的招摇撞骗。加上他个人生活由富而贫,那批“上层人士”的翻云覆雨的嘴脸,就很容易察觉到。他在《儒林外史》中对这种类型的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腐朽作了彻底的揭露,真是“如大禹之铸九鼎,神妙无循形”(旅云《钵山志》卷四)。更由于生动的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他的作品分外具有吸引和感人的力量。

  他一生经历了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当时,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呈现了某种程度的繁荣,但,这也不过是即将崩溃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大厦将倾的事实。雍正帝、乾隆帝年间,清朝统治者在逐渐武装起义的同时,也采用大兴*,设博学宏词科以作诱饵;考八股、开科举以牢笼士人,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来对付知识分子。

  其中,以科举制度危害最深、影响最广,使许多知识分子堕入追求利禄的圈套,成为愚昧无知、卑鄙的市侩。吴敬梓看透了这种黑暗的和腐朽的社会风气,所以他反对八股文,反对科举制度,不愿参加博学宏词科的考试,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他的《儒林外史》里。他以讽刺的手法,对这些丑恶的事物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显示出他的主义的思想色彩。

  吴敬梓生平简介 2

  公元1745年12月11日,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在扬州逝世。他一生创作无数诗文,以一部《儒林外史》享誉盛名,跻身清代伟大的小说家之列。

  他幽默犀利的文笔,可与西方的毛姆比拟,胡适称他的学才胜过当时安徽桐城派的方苞、刘大櫆与姚鼐,鲁迅亦给予高度评价,称他为讽刺小说开山祖师。

  现实中的吴敬梓是什么样的人?

  第一、他是挥霍上万遗产的“败家子”

  吴敬梓出身的全椒吴氏望族,在明清之间有过五十年的鼎盛时期。吴敬梓作为族中的长房长子,一向眼高手低,骄奢挥霍,为族中长辈所不喜。不幸的是,他的父亲吴霖在他23岁的时候逝世,留下的家产,被族人所忌惮,群起瓜分。

  当时朝廷有康熙两废两立皇太子的事迹,以及雍正矫诏即位的传言,连带影响吴敬梓对家族不抱一丝好感。好在吴霖家底雄厚,即便家产受到侵占,吴敬梓还能保有二万多两银钱的巨额遗产。

  不过,吴敬梓并没有好好运用这笔遗产“东山再起”,他没有什么金钱观念,还如以往那般吃喝*赌,因此,在他33岁的时候,父亲留下来的遗产基本都被败光,族人不屑与他亲近,吴敬梓也抱持着“与你们无关”的态度,不予理会。

  后来吴敬梓搬离家乡,来到南京,靠着*写的文章维生,也会找朋友借钱。当时的状况,可以说是“白门三日雨,灶冷囊无钱”。到了冬天的时候,吴敬梓在家冷得待不下去,就会跟朋友一起外出散步,绕行城外,引吭高歌,他把这个行为称为“暖足”。

  其实,吴敬梓有时候花钱,不全是为了挥霍,他本身也乐善好施,勤做公益。他年近不惑的时候,一次得知朋友提倡修复祠堂祭祀先贤,他便想起康熙曾经下江南修葺过泰伯祠的故事,认为修复泰伯祠是件极有意义的事,因此卖掉了家宅“全椒老屋”,加入行列当中,成功修缮泰伯祠,恢复了祭祀活动。

  第二、他是才高气傲、不慕荣利的清朝版陶渊明

  前面说过,吴敬梓出身望族,来自书香世家,曾祖父吴国对是顺治时期的探花,祖父吴旦是一位有资格进入国子监学习的监生,他的伯叔祖吴晟、吴昺是秀才,父亲吴霖还是当地的一位拔贡(即县教育局的官员),后任江苏赣榆县的教谕。

  小时候的吴敬梓,曾经参加赣榆名士的宴会,当场作一首五律《观海》,惊艷四座。后来,吴敬梓成为了一名秀才,虽有济世之心,但他逐渐对僵化的科举感到厌烦,并且特别讨厌那些食古不化的“腐儒”。

  此外,他曾跟随父亲接触一些中人,亲眼目睹刚正清廉的.父亲,因为不愿意巴结上司,遭到罢官返乡,他便与东晋的陶渊明一样,对这种机关算尽的名利场恶心作呕。当时的所见所闻,到后来都成为吴敬梓写作《儒林外史》的素材。

  吴敬梓在父亲逝世后,决心远离科举功名,不论如何贫困潦倒,仍然“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即便安徽巡抚赵国麟、江宁巡导唐时琳以及学台郑江,都因欣赏他的才学,大力推荐他参加博学鸿词科的考试,他仍断然拒绝。

  因此,吴敬梓宛如一个清朝版本的陶渊明,长于诗文,在思想上极为清高,不愿向荣利低头,后半生则极为贫穷,差点饿死妻子,与爱喝酒、喜欢赊账,儿子饿死于贫困之中的陶渊明简直如出一辙。

  第三、他是往来无白丁的雅集组局者

  宋代的欧阳修与苏轼,非常喜欢组织雅集。而在清代,喜欢聚会的文人定有吴敬梓在列。

  吴敬梓自小读书,特别仰慕古人的风采,在年少的时候,便喜欢随父亲参加名士聚会。后来,吴敬梓逐渐远离贵族子弟,与有专长但不慕名利的诗文之士相互来往,开始召集朋友诗酒之会,在秦淮河畔戏诗。这些人物,到了《儒林外史》,全都被吴敬梓塑造成可爱朴素的文士形象。

  此外,吴敬梓不只是待在南京与朋友来往,他也喜欢到真州与扬州等地,与朋友见面,把酒言欢。他与“真州四子”之一的团升颇有交情,也与曾任湖广总督的杨凯、地方仕绅吴芗林、方嶟、江昱等互为至交好友,因此他不时在真州聚会酬唱,一待就是好几个月。

  而在扬州,吴敬梓与文士程晋芳、王又曾、金兆燕等人交好,多次造访。一日,吴敬梓在扬州会饮,开心之余,便耗尽全身银两购买酒食,并在半醉半醒之间,不停朗诵着唐代诗人张祜的纵游淮南的诗句。后来,在座人看他醉意朦胧,便劝他早点休息。

  在送走诗人王又曾之后,吴敬梓回到房间开始呕吐,不久气绝而亡。好友金兆燕与王又曾闻讯,连忙赶来,为吴敬梓张罗后事,并向两淮盐运使卢见曾求助,终于将吴敬梓运回南京安葬。

  吴敬梓一生有几个侧面,他是一位花钱如流水的败家子,是一位清高孤傲的清朝陶渊明,也是一位雅集爱好者,但是人们往往只记得他所写作的《儒林外史》。这也是头部效应在个体身上的体现。


吴敬梓是哪个朝代(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简介)

本文吴敬梓是哪个朝代(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简介)的内容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支持。

99%的人还看了

版权申明

本文"吴敬梓是哪个朝代(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简介) ":http://www.jdwwe.com/3807.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19581529@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