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号 - 给广大网友解决创业的问题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正文
已解决

召公谏厉王弭谤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全文注释及译文)

来自网友提问 提问时间:2023-01-26 10:33:34 阅读次数:2

答案

本文召公谏厉王弭谤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全文注释及译文)内容都在下面,请亲们详细阅读,祝您开心!

《召公谏厉王弭谤》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召公谏厉王弭谤》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文字简明,结构严谨,全文寥寥数百字,就扼要记述了召穆公劝谏周厉王停止“卫巫监谤”未成,终致国人起义、厉王被逐这一事件的始末,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刻画了厉王这个刚愎自用的暴君形象,深刻地指出企图用铁血政策、特务政策去钳制子民之口,其结果必将导致土壅川决的结果,“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也给后世人敲响了警句,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国语》

  厉王虐②,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③矣!”王怒,得卫巫④,使监谤者⑤。以告⑥,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⑦。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⑧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⑨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⑩,为民者宣⑾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⑿至于列士⒀献诗⒁,瞽⒂献曲,史⒃献书,师箴⒄,瞍赋⒅,矇⒆诵,百工⒇谏,庶人传语21,近臣尽规22,亲戚补察23 ,瞽、史教诲,耆、艾修之24,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25。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26;犹其有原隰衍沃也27,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28 。

  注释:

  本文选自《国语·周语上》。《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到周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一些史实。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xiǎng)、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故事。召(shào)公,即召穆公,名虎,是周厉王的卿士。“召”,一作“邵”。厉王,即周厉王,名胡,夷王的儿子。公元前878年即位,在位37年。弭(mǐ),消除、阻止。谤,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

  ②〔虐〕暴虐。

  ③〔民不堪命〕老百姓*受不了暴虐的政令。堪,能*受。

  ④〔卫巫〕卫国的巫师。巫,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

  ⑤〔使监谤者〕让卫巫去监视批评国王的人。

  ⑥〔以告〕把批评厉王的人告诉(厉王)。

  ⑦〔道路以目〕路上相见,以目示意,不敢交谈。形容黑暗,敢怒而不敢言。

  ⑧〔障〕堵塞,阻隔。

  ⑨〔壅(yōng)〕阻塞。

  ⑩〔为川者决之使导〕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为,治。决,挖开、排除。导,通行、通畅。

  ⑾〔宣〕疏通,疏导。

  ⑿〔公卿〕三公九卿。

  ⒀〔列士〕古代一般官员称“士”,此为总言之。列,众、各。

  ⒁〔诗〕指采自民间的讽谏性歌谣。

  ⒂〔瞽(gǔ)〕没有眼睛叫瞽。古代乐官都由盲人充任,这里指代乐官。

  ⒃〔史〕史官。

  ⒄〔师箴(zhēn)〕乐师向王进箴言,用来规谏王的过失。

  ⒅〔瞍(sǒu)赋〕盲人朗读讽谏的文辞。瞍,没有眸子的盲人。赋,朗诵。

  ⒆〔(méng)〕有眸子而看不见东西的人。这里也是乐官。

  ⒇〔百工〕从事各种技艺的人。

  21〔庶人传语〕老百姓的意见间接传达(给国王)。庶人,平民、百姓。

  22〔近臣尽规〕在君王身边的大臣尽规谏之力。规,规劝、规谏。

  23〔亲戚补察〕同族的内外亲属弥补、监督国王的过失。古代包括父母和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都称为亲戚。

  24〔耆(qí)、艾(ài)修之〕年高望重的人修饬整理各种意见。耆,六十岁的人。艾,五十岁的人。这里指国王的。修,修饬整理。

  25〔不悖(bèi)〕不违背事理。悖,违逆。

  26〔于是乎出〕从这里生产出来。于,从。是,这。乎,助词。

  27〔犹其有原隰(xí)衍沃也〕就好比土地有原隰衍沃一样。犹,如同。其,指代土地。原,宽阔而平坦的土地。隰,低下而潮湿的土地。衍,低下而平坦的土地。沃,肥美的土地。

  28〔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百姓口头发表言论,国家治乱就从这里显现出来。善败,治乱。是,此。兴,显现。

  行善而备败①,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②。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③,胡④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⑤?”

  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⑥。

  注释:

  ①〔行善而备败〕推行百姓认为好的,防范百姓认为坏的。行,推行、实行。备,防备。

  ②〔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这大概才是用来使财物衣食丰富起来的办法吧。其,指示代词,这。所以……者,用来……的办法。阜,使……丰富。

  ③〔成而行之〕思考成熟,自然要在言谈中表现出来。成,成熟。行,有“自然流露”的意思。

  ④〔胡〕怎么,表疑问语气。

  ⑤〔其与能几何〕意思是能有什么帮助呢?其,那。与,帮助。

  ⑥〔流王于彘(zhì)〕把王放逐到彘。流,流放,放逐。彘,晋国地名,在现在山西省霍县。

  本文记述了西周后期周厉王为政暴虐,用残酷手段堵塞的言路,的反抗,最终被的史实。全文围绕一个“谏”字展开记述,形式上是在叙事,实际上重在记言。通过本文的记述,表现了召公的远见,揭露了周厉王残暴、腐朽而又虚弱的本质。

  读后想一想:召公是怎样从正反两方面讲述弭谤的道理的?在召公看来,怎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弭谤”效果?

  周厉王暴虐无道。国都里的人都在咒骂他。召公告诉厉王说:“百姓*不了你的命令啦!”厉王很恼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师,叫他去监视咒骂王的人。只要卫巫来报告,厉王就把被告发的人杀掉。住在国都的人都不敢说话了,熟人在路上相遇,也只能彼此互递眼色而已。

  周厉王很高兴,告诉召公说:“我能够消除对我的咒骂了,他们居然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是堵塞了他们的嘴!封住的嘴,比堵截江河的水还危险的多;江河的水被堵塞,就要决口奔流,被伤害的人一定很多,禁止人们讲话也象这样。因此,善于治水的人要排除水道的`壅塞,使它畅通;善于治理的人,要引导他们敢于讲话。所以天子处理政事,让公卿大夫直到列士都献诗,盲艺人献乐曲,史官献古文献,少师进箴言,瞍者朗诵,朦者吟咏,各色工匠分别谏诤,百姓的议论碾转上达,左右近臣尽心规劝,宗室姻亲补过纠偏,乐官史官施行教诲,元老重臣对天子经常劝诫,然后天子亲自斟酌裁决,因此政事施行起来才不违背情理。”

  “的嘴,就象土地上有山有水一样,财富、器物才从这里产生出来;又象那大地上有高原、洼地、平川和沃野一样,衣服食物才从这里产生。由于用嘴发表意见,国家政事的成功或失败才能从这里反映出来;做所赞成的事,防止所憎恶的事,这正是增加财富、器物、衣服、食品的好办法啊。心理怎么想,嘴里就怎么说,他们考虑成熟以后,就自然流露出来,怎么能堵他们的嘴呢?如果堵他们的嘴,那么,跟随的人还能有几个呢?

  周厉王不听劝告。从此,都城里的人没有一个敢讲话。过了三年,人们便把他赶到彘地去了。

  【拓展内容】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

  教学目的及要求:

  1、训练学生借助注释自己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掌握本课训练重点中9个词语的意义和4个词的义项。

  3、理解召公谏辞的明白透彻、深入浅出的特点,体会《国语》质朴平实的语言特色。

  4、使学生了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民本思想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召公谏辞的分析

  2、两处比喻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数:

  两课时

  课前预习:

  1、借助注释,阅读课文,弄清课文大意;

  2、熟读课文,背诵召公的谏辞。

  3、划出不理解的字词。

  第一课时

  序:背诵上一课

  一、简介《国语》

  《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都是出于左丘明之手。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起到东周贞定五十六年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全书似乎是编辑各国旧存的史料而成,采择有多有少,以《周语》的记载最祥备,其余各国所记,都是侧重在某几个人物和事件上,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之称。

  《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

  二、齐读课文两遍,正字正音。

  三、请同学默读第一段,读后质疑。

  师点拔“谤”“堪”“以”“道路以目”

  四、齐读第二段。师生共同讨论。

  1、请三位同学分别口译三层意思。

  2、请其他同学纠正。

  3、师点拔“障壅诀导”;讲解“瞽、史、师、螋、朦”

  (师箴:教参与课本对“师”的解释不同)

  辩析“亲戚”一词古今的异义

  五、齐读最后一段,注意“流”字一词多义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和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一段

  1、请找出描写厉王的词,分析厉王的性格特征

  “虐、怒、杀”暴虐凶残、残*昏庸

  2、正由于厉王的行动,导致国人怎样?从文中找出原句。

  谤王——道路以目

  3、由此可见国家处于什么形势之中?

  朝政混乱,君民尖锐对立

  4、“国人莫敢言,国人真的沉默无语,俯首听命了吗?”

  没有,而是即将“在沉默中爆发”,在沉默中孕育着反抗,这是高压下的沉默,是火山喷发前的死寂。

  二、分析第二段

  1、“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可见召公性格的又一什么特点?

  昏庸愚蠢,一副蠢人说蠢话的自鸣得意样

  2、给召公的劝谏之辞分层,看说了几层意思?

  第一层:召公用概括性语句否定了厉王的弭谤措施

  第二层:具体论述怎样对待民“谤”(怎样“宣之使言”)

  第三层:从正反两方面论述,“民谤”直接关系到国富民强的道理。

  3、此段话中,两处运用比喻,请同学们分析这两段比喻的本体、喻体各是什么?

  第一处比喻,以江河堵塞必将泛滥成灾,比喻防民之口国家必将成灾。以“川”喻“民之口”。

  第二处比喻,以“土有山川”和“原隰衍沃”来比喻“口之宣言”。“山川”“原隰衍沃”生产出赖以生存的“财用”“衣食”,可见“山川”“原隰衍沃”之重要,那么民之“口”能说出国家政事的善败好坏,推行认为好的,防范认为坏的,才是丰富财用衣食的关键,这是国家生死存亡,治乱兴衰的大事。

  4、这两处比喻,分别从什么角度说明问题?

  第一个比喻说明民“谤”不能消极被动地“防”。

  第二个比喻说明“民”谤不但不能消极地“防”,还须积极主动地“宣”。

  前一层从消极方面打比方,后一层是从积极方面进行比喻,看似两喻并列,实则后一喻乃是前一喻的深入。

  三、利用《简笔与繁笔》中学过的知识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具有什么特点?

  (问题:“道路以目”中的“道路”和“目”是什么词)

  言简意赅,只有三句话。一句说厉王,一句说国人,末一句说明厉王和国人之间的矛盾终于爆发,这中间有多少事情都被作者略去,只把事实的结避告诉了读者,文章简劲到无以复加,而读来却余味无穷。

  最后一段用语极为精炼,与第二段的反复阐述相映衬,形成笔法上的鲜明对比。

  四、完成课后练习二,巩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五、总结文章的写作特色

  1、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2、比喻生动形象;

  3、详略得当。

  板书设计

  召公谏厉王弭谤

  厉王:虐、怒、杀、喜

  国人:谤——道路以目

  召公: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民谤不可防)

  怎样“宣之使言”

  民谤必宣敬听

  不听流王于彘

  首先分析“谤”是个古今异义词。今意指无中生有,毁坏别人名誉,古义是实有其事,公开批评指责。(与之相应,“诽”指实有其是但在背后的小声嘀咕,诬是现在的“谤”意)(板书“谤”)

  其次引发思考,如果一个“贤明的君主听到谤,该如何对待呢?而本文厉王是如何对待谤呢?(板书:厉王弭谤,穿插分析厉王)”

  再次,对于厉王弭谤这件事,召公怎么做了?谏(板书召公谏)

  通过三个问题,补全标题,同时熟悉了文章的大概内容。

  学生质疑

  道路以目,“目”和“道路”分别做什么成分?

  “瞽献曲……亲戚补察”文意断断续续,不连贯,此外“亲戚”古今年内异义如何区分?

  第13、14课讲完,发现文言文的教学把学生误导了,由于课堂上抠得太细,语法现象过于关注,术语出现频率高。导致学生养成逐字逐句条分缕析的习惯,下课后问题不断,不出在对文意的理解上,而出在“而”“之”等词的词性、用法、术语的纠。完全陷入旧的误区,教师一古脑讲,学生被动地听。听完后术语,词性晕头转向。

  应突破这种填压式教育,以诵读为主,大胆地放开手脚,让学生去理解,让学生去琢磨。

  原文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mǐ)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译文

  周厉王残暴无道,老百姓纷纷指责他的。召穆公告诉厉王说:“老百姓已不堪*受!”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来一个卫国的巫师,派他暗中监视敢于指责自己的人。一经巫者告密,就横加杀戮。于是老百姓都不敢随便说话了,路上相见,以目示意,不敢交谈。

  周厉王颇为得意,告诉召公说:“我能制止毁谤了,老百姓再也不敢吭声了。”召公说:“你这样做只能堵住人们的嘴啊。可是堵住的嘴,比堵塞河流还严重。河道因堵塞而造成决口,就会伤害很多人。倘使堵住老百姓的口,后果也将如此。因此,治水者只能疏通河道而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他们畅所欲言。所以天子处理政事时,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谏之力,君王的同宗都能弥补、监察国王的过失,乐师和史官以乐歌、史籍加以谆谆教诲,年高望重的再进一步劝诫他,然后,由天子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违背常理。有口,就像土地上有山水,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百姓发表言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都能表露出来。人们认为好的就尽力实行,认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才是增加衣食财富的途径啊。老百姓把内心考虑的事说出来,朝廷认为行得通就照着实行,怎么能加以堵塞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赞同的人能有多少呢?”

  周厉王不听,于是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

  [教学目标 ]

  (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国语》的相关知识。

  2、 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和文言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

  3、学习分析劝谏艺术,把握人物形象。

  (二)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把握作品内容,归纳、整理常见的文言字词和句式,培养学生借助注释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探究学习,学习概括要点的方法和作品的劝谏艺术,感受召公谏辞明白透彻、深入浅出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了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民本思想的重要意义 。

  [教学重点 ]

  积累和归纳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学习概括要点的技能方法。

  [教学难点 ]

  1、感受召公谏辞明白透彻、深入浅出的特点。

  2、两处比喻的深刻含义。

  [教具准备 ]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

  朗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合作学习:

  1、检查预习(各组派代表)

  (1)第一组负责文学常识

  (2)第二组检查重点字词注音,朗读课文

  (3)第三组找出本课重点字词句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省略句 状语后置 等

  学生翻译重点句子,补充找出段落中难懂的字词句。

  (4)第四组从题意入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段段意。

  第一段:弭谤 第二段:谏弭谤 第三段:弭谤结果

  三、探究学习:

  1、本文说的是召公谏厉王弭谤的故事,你认为最精彩的是地方在哪里?为什么?

  明确:第二次。

  第一次(第一段)略写:民不堪命矣 效果: 怒——杀——喜

  第二次(第二段)详写:思考召公分几个层次进谏的?

  三层:第一层:民口不可防——宣之使言。(是障之也……宣之使言)

  第二层:宣言措施 (故天子听……是以事行而不悖)

  第三层:宣言结果(“民之有口”到结束)

  主要是用什么方式进谏的呢?

  修辞上有比喻兼及排比、反问。

  第一层的本体与喻体分别是什么?

  本体:防民之口 喻体:防川

  第二层:宣言措施(正讲)

  “天子听政”一句总领,写了“宣之使言”的具体措施。

  第三层:宣言结果,也用了比喻的修辞,它的本体与喻体分别是什么?他们的相似点是什么?

  本体 喻体

  民有口 土地有山川,土有原隰衍沃

  能言 出产财用、衣食

  兴善败 行善备败

  小结:

  “文只是中间一段正讲,前后俱是设喻,前喻防民之口有大害,后喻宣民之言有大利。妙在将正意喻意夹和成文,笔意纵横,不可端倪。”——《古文观止》

  由此可见,召公主要是采用比喻的方式来向厉王进谏的。

  2、召公进谏的后果是怎样的?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言。三年,乃流于彘。”

  点评:“乃流于彘”为被动句,“于是王被流放到彘。”

  四、拓展延伸:

  将本文与《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阅读我们知道邹忌讽齐王是以齐国的强大为结局,然而同样有出众的口才,为什么召公进谏会失败?

  思路引申:

  1、进谏者来说,邹忌比召公更善于进谏。邹忌从家庭生活的角度谈到国家大事的管理,从亲身感受出发,去规劝,以情动人,很容易被人接受。邹忌高明在于把握一个“情”字上,而召公是在讲大道“理”。

  2、从纳谏者来说,要有一个善于纳谏的耳朵,正视自身的缺点,才能乐于接受讽谏。周厉王是暴虐凶残,刚愎自用,拒不纳谏的昏庸,无论进谏者如何委婉动听形象,他都听不进去。齐威王则是一个明智的开明君主,勇于听取意见。如果没有齐威王这样善于纳谏的明君,邹忌的讽谏也不会成功的。

  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课文对你的启示。(假如你要对同学提意见,你会怎么说?作为被提意见的同学,你会如何对待别人有些“逆耳”的忠言呢?)

  五、作业:

  1、归纳整理本文的文言知识要点。(写在知识归纳本上)

  2、探究作业:比较召公与邹忌的讽谏艺术、厉王与齐王的人物形象。


召公谏厉王弭谤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全文注释及译文)

本文召公谏厉王弭谤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全文注释及译文)的内容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支持。

99%的人还看了

版权申明

本文"召公谏厉王弭谤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全文注释及译文) ":http://www.jdwwe.com/4652.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19581529@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