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号 - 给广大网友解决创业的问题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正文
已解决

辞赋石渠记原文及译文(石渠记文言文作者及赏析)

来自网友提问 提问时间:2023-01-25 10:46:31 阅读次数:3

答案

本文辞赋石渠记原文及译文(石渠记文言文作者及赏析)内容都在下面,请亲们详细阅读,祝您开心!

辞赋《石渠记》原文及译文

  《石渠记》是唐代散文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辞赋,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辞赋《石渠记》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踰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釃釃而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陽,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鷁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踰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译文】

  从渴潭往西南走不到百步,就看见一个石渠,在渠上有一座便桥。有一眼泉水幽静的流淌,它流淌时的声音时大时小。泉渠的宽度有时不足一尺,有时则有二尺宽,它的长度约有十步左右。它的水流遇到一块大的石头,就漫过石头。跳过大石头再往前走,就发现一个石泓,菖蒲覆盖着它,碧绿的苔藓环绕着石泓。渠水又转弯往西流,在边流入石隙里,最后像瀑布一样的流入北边的小潭中。小潭方圆还不足一百尺,潭水清澈、且较深,有许多快速游动的鱼。渠水又往北迂回绕行一些,看上去好像没有穷尽,就这样最终流入渴潭。潭的一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的花草、美丽的箭头草,人可以并列坐在那里休息。风吹动着山顶,像美丽动听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看它虽很宁静,但听起来却很辽远。

  我跟随柳州太守发现的它,拨开*郁的密林和腐烂的朽木,开掘和疏通淤土和乱石,把朽木乱草堆积起来烧掉,石渠里的渠水便很满。可惜从来都没有写它的人,所以我把它全都记写下来,留给匠人,刻写在潭北面的石头上,帮助以后喜好游历的人能较容易地看到它。

  元和七年正月初八,从鷁渠到达大石。十月十九日,越过石头发现了石泓小潭,石渠的美因此就全都展示给游人了。

  《石渠记》是唐代散文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散文,《永州八记》的第六篇。文章记述了作者沿渠探幽,追求美景的事,表达了作者探奇制胜,拓宽胸怀,追求胜景借以抒发胸中积郁之气的感情。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石渠记》文言文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赏析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本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文风格,观察入微,描摹细致肖其貌,传其神。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此外,作者还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文章对潭中游鱼的刻画虽只寥寥几句,却极其准确地写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

  拓展资料: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石渠记》是唐代散文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散文,上承《袁家渴记》,下启《石涧记》

  是《永州八记》的第六篇,记述了作者沿渠探幽,探奇制胜,拓宽胸怀

  也借以美景抒发了作者本人胸中的积郁之气和怀才不遇的心情


辞赋石渠记原文及译文(石渠记文言文作者及赏析)

本文辞赋石渠记原文及译文(石渠记文言文作者及赏析)的内容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支持。

99%的人还看了

版权申明

本文"辞赋石渠记原文及译文(石渠记文言文作者及赏析) ":http://www.jdwwe.com/4614.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19581529@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