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足之势是什么意思(鼎足之势成语解释及出处)
答案
鼎足之势成语解释
【成语释义】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成语出处】晋 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以与泰山共相始终。”
【感彩】中性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指三方面相持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鼎足而立
成语例句
三国时期,魏、蜀、吴各据一方,形成鼎足之势。
相关成语
分钗断带 称雨道晴 对景挂画 布鼓雷门 狗吠之警 虫臂鼠肝 赤手空拳 病急乱投医 兵在其颈
英语释义
a situation dominated by three powerful rivals;
a (situation of) tripartite confrontation;
political authority or government resting on the coalition of three political parties (suggesting an unstable government)
双语例句
1. The Battle of the Red Cliffs determined the triangular balance of power of the three kingdoms, Wei,
赤壁之战决定了魏 、 蜀、吴三国鼎足之势.
来自《《现代汉英综合大词典》》
本文鼎足之势是什么意思(鼎足之势成语解释及出处)的内容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支持。
99%的人还看了
相关文章
猜你感兴趣
版权申明
本文"鼎足之势是什么意思(鼎足之势成语解释及出处) ":http://www.jdwwe.com/3432.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19581529@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