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愚公移山是什么意思(愚公移山意思解释及拼音)
答案
愚公移山[ yú gōng yí shān ]
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近义词
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铁杵磨针:比喻人有恒心和耐力,则做事一定能成功。
精卫填海:据《山海经·北山经》记载:上古时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变为一只名叫精卫的鸟,每天衔西山的石块和树枝投入东海,要把大海填平。后用“精卫填海”比喻怀有深仇大恨,而立志雪恨。也形容意志坚强,不畏艰难,矢志不移。
铁杵成针: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坚持不懈:~,金石可镂。
反义词
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①比喻言行不一致,狡诈阴险。②比喻做事起初声势浩大,后来劲头全无,有始无终。
有头无尾:有开头没有收尾。指没有把事情做完。
成语造句
1.我们要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治脏治乱治差,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2.当年横贯公路的开挖,正是现代版的愚公移山。
典故出处
清·黄宗羲《张苍水墓志铭》:“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常人藐为说铃;贤圣指为血路也。”
传说古时候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那里的北山住着一位老人名叫愚公,快90岁了。他每次出门,都因被这两座大山阻隔,要绕很大的圈子,才能到南方去。
一天,他把全家人召集起来,说:“我准备与你们一起,用毕生的精力来搬掉太行山和王屋山,修一条通向南方的大道。你们说好吗!”,大家都表示赞成,但愚公的老伴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大家的力量加起来,还不能搬移一座小山,又怎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搬掉呢?再说,把那些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放到哪里去呢?”,讨论下来大家认为,可以把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扔到东方的海边和北方最远的地方。
第二天一早,愚公带着儿孙们开始挖山。虽然一家人每天挖不了多少,但他们还是坚持挖。直到换季节的时候,才回家一次。
有个名叫智叟的老人得知这件事后,特地来劝愚公说:“你这样做太不聪明了,凭你这有限的精力,又怎能把这两座山挖平呢?”愚公回答说:“你这个人太顽固了,简直无法开导,即使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在这里。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生孩子,孩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而山却不会再增高,为什么挖不平呢?”,当时山神见愚公他们挖山不止,便向上帝报告了这件事。上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派了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从此,这里不再有高山阻隔了。
成语谜语
“愚公移山”为谜底的谜语
1.最傻的人(打一成语)
本文成语愚公移山是什么意思(愚公移山意思解释及拼音)的内容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支持。
99%的人还看了
相关文章
猜你感兴趣
版权申明
本文"成语愚公移山是什么意思(愚公移山意思解释及拼音) ":http://www.jdwwe.com/2308.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19581529@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